研考在即,如何正确看待“逆向考研”?_天天即时看
2022-11-23 08:59: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

“逆向考研”有必要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逆向考研”?是学历内卷,还是专业为王?随着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进入倒计时,“逆向考研”这一话题成为时下热搜。与此相关的网络热搜的阅读量更是从几十万到成百上千万不等。

“逆向考研”是什么现象?选择“逆向考研”的学生是出于何种考虑,又将面临怎样的处境?这一现象引发了怎样的社会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逆向考研”是什么现象?


【资料图】

开学两个月了,王洋还是没有卸下“心理包袱”,从知名985高校本科毕业,进入了一所“双非”高校读研。 “一战”和“二战”都失败了,“三战”差三分过线,班级里60个同学只有几个人选择了找工作,其他人保研、考研、出国留学,这三条路要么已经“上岸”,要么仍在坚持。为了避免“再战”带来的考试不确定性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他接受了调剂。“不考了,本科的同学都快研究生毕业了,再考心里更着急。”王洋感叹地说,原以为至少能调到一所“211”,但竞争太激烈了,现在有学上好过没学上。

“老天好像再一次和我开了个玩笑。” 相差两分没能进入复试的刘博今年已是“二战”。本科就读于头部985高校,为了读研,他把自己的底线一降再降。第一年为了冲击清北主动放弃了保研资格,结果落榜;今年计划考回本校本专业,但发挥失常没能进入复试。“调剂过程中,从关注其他‘985’到‘211’也行,到最后‘双非’也考虑。这些已在我底线之外,但如果不调剂,心理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明年能否发挥好,分数线是否还会上涨,初试能否过国家线……一切都是未知。”刘博告诉记者,最后他选择调剂到一所“211”高校 ,终于“上岸”了。

相关话题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考研备考群、调剂交流群……在各式各样的组群里,“王洋”们和“刘博”们既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也是众多“逆向考研”学子的缩影。所谓“逆向考研”, 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的现象,也有人将其更宽泛地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一言以蔽之,是指学生从较高层次的高校考到较低层次的高校所产生的一种现象。“逆向考研”成为网络热词引发广泛关注之余,人们不由静下来细细思考,所谓逆向,方向何来?与之对应的“正向考研”又是怎样的情形?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学生“向上”深造,读硕、读博提升学历,理应考取层次高于或等于原有本科学校,这才是有出息。而“向下”兼容,则是没出息。然而事实上,如果要求学生只能“向上”读硕、读博,暂且不论目标高校的招生名额是否足够充裕,单说学生本人的个体差异也无法确保毫无二致。

对此,专家表示,高考和考研其实是对过去一段时期学生努力成果的检验和证明,只是人生下一阶段的起点,而并非终点。个体发展不能因为本科的学校层次“一锤定音”,“双非”院校的本科生、专科生可以通过努力考取名校研究生,而“名校”毕业生如果“摆烂”,也有可能“大意失荆州”。因此,只能“向上”而不能“向下”的发展理念没有道理,将考研、考博简单地以“向上”或者“向下”来做出优劣评价也不客观,这会导致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受到束缚,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逆向考研”产生的原因?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希望通过增持学历来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其实无可厚非。加之考研每年一次,并不是所有考生都能一次“上岸”名校或热门专业,因而降低考研成本、提高考研成功率,这样的选择也不难理解。

在采访多位已“逆向考研”上岸的学生之后,记者发现,选择“逆向考研”的考生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选择”,包括认为自己考不上名校,与其在“希望”和“失望”间反复横跳,不如先上“岸”,也包括“双非”院校某特色专业确实亮眼,学生本人主动打破“唯名校论”,将专业方向、学科优势和就业前景放在首位;另一种则是“无奈之选”,由于一志愿未被录取,调剂到 “双非”高校。

在这些学生中,记者看到,多半是基于对自身情况的现实考量:有的是迫于“年龄焦虑”主动降低自我预期,决定有“岸”先上;有的则是出于对未来发展轨迹的规划,这其中有对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向往,也有对家乡的情怀和对父母的思念;是学历内卷还是专业为王,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选择,但相同的是不再单独执着于名校。

对于“逆向考研”的学子而言,虽有“上岸”后的喜悦,但也承载着一定的心理压力,有一战再战后的身心俱疲,有对本科阶段未能努力学习的自责与懊恼,也有“逆向”而行带来的“舆论”压力及心理落差。彼时,名校的光环成为了一种心理负担,他们在选择是否“逆向”而行、是否“上岸”作罢之余,更多地是在寻找那个可以自洽的支点。

近五年考研报名、录取情况(注:录取人数包括推免人数,即为考研录取加推免录取的总人数。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

“逆向考研”应如何看待?

高中时期,老师们常说“上了大学就好了”。但上了大学以后,孙悦发现“考研”似乎正在“高考化”,成为一个“默认选项”。不同的是,前者有老师督促,而后者全凭自觉。

两次考研, “一战”时被调剂到了一所“双非”院校,孙悦没有去。“二战”时已经是本科毕业离校,她回到老家开始一个人制定计划、默默备考。最终,成绩依然不理想。查到成绩的那一天,她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是不是再努力一点就好了?” 孙悦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怪自己不够努力,怪自己效率不高,怪自己有时候找借口偷懒。最终,她选择在调剂系统里报了名。“上岸”的这所学校虽名气不大,但好在评上了“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且她读的专业也是一流学科。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上涨,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57万人,预计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达500万人。

专家表示,应理性看待考研人数增加这一现象,这可能是受疫情影响所产生的短期波动。部分未能申请或者暂缓申请留学的考生,以及需要延缓就业的考生也暂时加入了考研大军,但随着疫情的好转,这两部分群体的读研需求有可能发生显著变化。针对“逆向考研”,专家表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从评价体系、综合实力更强院校的相对弱势学科,考到评价体系、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院校的强势学科;二是从评价体系、综合实力都更强的院校和学科,调剂到相对较弱的院校和学科。

站在考生的角度来看,这是理性的选择,同时也有无奈的成分。相比于盲目追求“名校光环”,不惜“二战”“三战”,甚至“一战再战”“一战到底”,“逆向考研”可以算是“性价比”更高的路径。专家提示,“上岸”这一说法虽然是考生为了脱离备考“苦海”的自我调侃,但不能为了“上岸”而“上岸”,而不管对面究竟是什么“岸”。如果对于未来将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缺乏全面了解,对于自身情况缺乏准确判断,那么有可能上的不是“岸”而是“险滩”。归根到底,考研与否,是否“逆向”,答案可以因人而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在这段经历中是否得到了“正向成长”。(蒋平)

(图片均为相关网站截图)

关键词: 又是怎样 开始一个人 不必要的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