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岛雪博会:把精心雕刻的冬天,梦幻般呈现给世界|信息
2023-01-11 10:35:18 来源:生活报 编辑:

第35届雪博会大型主题雪塑《逐梦》

对北方人来说,堆雪人这件事可谓“小菜一碟”,大人、孩子谁都能“照量”一下。但当雪人扎堆儿、体型变大、颜值升级、全世界都来参观,它就慢慢形成了“雪博会”。35年前的冬天,一只4米长、2米高,用白雪堆出来的“北极熊”在哈尔滨太阳岛公园亮相。这个“大家伙”的到来,正式开启了大名鼎鼎的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的序幕。

“北极熊”出自太阳岛老人儿宋运军和两位同事之手。30多年过去了,人们庆幸当年他和同事“撞破”了大自然珍藏的秘密,成就了此后名冠世界的雪雕艺术。如今已退休的宋运军回忆往事,常常感慨:“我们的‘北极熊’与现在的雪雕比起来太粗糙了,当时就是喜欢,玩一玩而已,没想到还获得了哈尔滨冰雪节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奖证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猫冬”职工出门“堆雪人”

斧头、菜刀、泥抹子“造”出20件作品

1988年的冬天,太阳岛公园和往年一样进入了“冬眠期”。岛上人迹罕至,多数职工都放假回家“猫冬”了,等到来年开春再回来上班。但那年的雪真是太大了,让原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处长张百令看得直心痒。12月中旬,正值第五届哈尔滨冰雪节紧张筹备阶段,他便提议好好利用这些积雪,搞一个职工堆雪人活动。于是,170多名职工不顾寒冷,迎风冒雪,用扫帚、铁锹、斧头、菜刀、水桶、泥抹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因为宋运军平日喜爱美术,所以小组雪塑作品的设计任务就交给了他。经过与管理处曲成斌、建设工程师穆国康的商量,他们决定堆一只“北极熊”,灵感就来自《世界知识画报》。“那时候用的雪都是天然雪,可塑性和凝聚力差,不易成形。我们就将雪拌上少量的水,一点一点往上拍实,一层一层地加固。”据宋运军介绍,为保证“熊”脑袋牢靠,“熊”脖子里还埋了根木方。“当时管理处市容环卫科的十多个人为我们打下手,经过三天的努力完工,大伙儿都特别激动。有人说看那爪子上还挂着白霜呢,就像刚从北冰洋的海水里出来一样,太可爱了!”与此同时,不到三四天的工夫,整个太阳岛公园里变了个模样,呈现在市民眼前的有老寿星、大象、梅花鹿、狮子、熊猫、鲸鱼等近20件雪塑,分别坐落在太阳湖湖面和湖岸,太阳岛公园也俨然成为冰雪艺术的殿堂。

“雪雕”原名叫“雪塑”

60年前曾有只“大象”首次亮相

1988年12月28日,市政府主管冰雪节工作的副秘书长张金孝到太阳岛上观看这些雪塑,他当场提出建议——能否利用太阳岛的冰雪优势组织群众性雪雕比赛。因为当时还没有给雪雕园区起名字,也没有正式接待游客,因此就叫做“哈尔滨冰雪节首届雪雕比赛”。

1989年1月初,由41个队、123人参加的首届群众雪雕比赛在太阳岛公园成功举办,产生了《春之声》《月亮神》等41件雪雕作品。据宋运军介绍,那一年,也是太阳岛公园第一次在大冬天迎客,展出20天里,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达3万多人。这一次群众文化活动,后来被定名为“哈尔滨市太阳岛第一届雪雕游园会”,自此唤起了冰城人们对雪雕创作的热情,也结束了哈尔滨冰雪节“有冰少雪”的尴尬。

宋运军说,冰城“雪雕”最初叫做“雪塑”,是从本地居民打雪窝子、堆雪人、建雪窖的生活习惯中演化而来的。1963年,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出现了第一座雪塑——2米高、4米长的“大象”。“是用自然雪加少量水塑成的半雪半冰作品。按现代标准,这加了不少‘非雪’材料的‘大象’难称雪雕作品,但却很有意义。”

降雪少就花钱跟农民“买积雪”

上世纪90年代初 才陆续“代购”造雪机

第一届雪雕游园会的成功举行,让冰城人看到了雪雕艺术的巨大魅力,也坚定了太阳岛人开发雪资源的决心。当年,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成立了雪雕办,并抽调宋运军过去筹备赛事工作。“每年从10月下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每天加班加点,有时候不能回家,晚上就在单位对付一宿。”

据宋运军回忆,因最初制雪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所以1990年冬天他们迎来了一个大难题。“那一年哈尔滨降雪量较少,我们就从亚布力滑雪场租来了一台造雪机,但最终因机械故障无法使用。随后我们又紧急动员人力,以每立方米3元钱的价格向附近农民收购积雪,这才如期举办了第三届太阳岛雪雕游园会。”

1991年秋,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加拿大购进了哈市第一台造雪机,使雪雕的原料和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证,雪雕因而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第五届雪雕游园会首次部分使用了人造雪,董晓波、雷涛等人第一次用人造雪雕刻的《遥远的松花江》荣获一等奖。用人造雪建造的14米高古城堡,是哈尔滨也是我国第一个雪建筑。1993年,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引进了第二台造雪机,雪雕游园会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

此后,哈尔滨雪雕比赛、黑龙江雪雕比赛、青少年雪雕比赛、全国雪雕比赛、国际雪雕比赛等赛事陆续成功举办,太阳岛雪雕游园会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攀高。宋运军介绍,1995年,在太阳岛开办了“首届全国雪雕比赛”;1996年1月,又开办了“国际雪雕比赛”。当时有18个国家参赛,贾士元、张宁阁等人代表的中国队凭借作品《和平》获得二等奖。

2000年更名为“雪博会”

用雪量从“几百立方”增加到 “几万立方”

1996年2月哈尔滨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及1998年1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北方城市会议,为雪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据宋运军回忆,1997年初的第九届雪雕游园会,是以“香港回归、97中国旅游年”为主题,这也是雪雕游园会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1998年初的第十届雪雕游园会,从最开始五六百立方米的用雪量,已增长到了一万立方米;1999年底开展的“新千年庆典活动”,标志着哈尔滨雪雕进入了繁荣期。2000年,雪雕游园会正式更名为“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2000年之前没有太大型的雪雕,基本都是十几米高。创作者把雪切成块儿,利用脚手架像砌砖一样一层一层往上放,然后再进行打磨创作。”

“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曾与日本、加拿大、法国、芬兰合作办节

名字升级为“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后,哈尔滨的雪雕艺术也开始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宋运军说,从第18届雪博会开始先后跟日本旭川、加拿大蒙特利尔、法国巴黎、芬兰罗瓦涅米市等世界冰雪名城合作办节。

第19届雪博会组委会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联合,以“枫叶红了的时候”为主题,以展现加拿大风光为主旨,选用加拿大代表性建筑、雕塑、冰雪活动作为表现内容,全力打造了一个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冰雪盛会。其中,雪雕作品《尼亚加拉风光》以长256.56米(曲线长度)、最宽宽度14.55米、最高点的绝对高度16.57米,喜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的“最长的雪雕”证书;2007年与法国巴黎联合举办的第20届雪博会,以“风情法兰西·相约哈尔滨”为主题,以法国巴黎的建筑、雕塑、冰雪雕刻作品为表现内容,尽显异域情怀。其中,最大主塑《浪漫风情》喜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最佳项目奖”和“最高的雪雕”荣誉证书;2008年第21届雪博会与芬兰罗瓦涅米市合作,以“走进太阳岛 共享绚丽芬兰”为主题,在七大景区中突出展示罗瓦涅米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异域文化。

30多年拿下多个“第一”

第35届雪博会总雪雕数量 为“历史之最”

名气越来越大,“门面”逐渐升级,雪博会大型主题雪塑的诞生,让太阳岛这座白雪殿堂显得愈发气派。第27届雪博会大型主塑《绽放》,曾入选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的“2014全球50个历史时刻”;第28届雪博会建设了高51米的世界最高、单体体量最大的雪建筑“冰雪之冠”。宋运军说,近些年的大型雪雕作品一直保持在40米左右的高度,是因为雪博会更科学、更务实了。

2023年,第35届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以“冰雪之都 梦雪奇缘”为主题,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总用雪量达10.5万立方米。园区规划中大型雪雕27处,总雪雕数量达160余处,为历史之最。其中,主雪塑《逐梦》长100米、高33米,由70位雕刻师历时近10天完成,用雪量2.6万立方米。

对雪,哈尔滨人是有感情的,61岁的宋运军更是如此。1986年参加工作后,每年的雪博会都有他的身影。“一件事做久了,就不一样了。”退休后,宋运军仍时刻惦记着“老朋友”,经常浏览新闻或者通过同事了解雪博会的进展情况。“过几天我还要到现场,拍拍照片。”宋运军说,30多年间,太阳岛雪博会从最初的市民游戏成长为城市品牌,甚至在输出世界雪雕标准,这些都离不开冰城的平凡生活烟火气。“特别希望我们的冰雪文化越做越强、越来越好,继续把精心雕刻的冬天,梦幻般呈现给世界。”

本稿件配图由宋运军、太阳岛雪博会、丁毅提供

关键词: 太阳岛公园 太阳岛风景区 罗瓦涅米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