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雪趣
2023-02-22 10:48: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

雪城的雪景。

雪城大雪后,树上的雪。

牡丹江之所以称作雪城,是因为它有着丰厚而独特的冰雪资源,以及久负盛名的林海雪原。此外,还有冬季足以拉动冰雪旅游经济的雪乡、雪村、雪堡、镜泊湖、莲花湖、雾凇谷、威虎山影视城、东北虎林园、遍布全域的滑雪场、长达半年的冰天雪地,久而久之,雪城变成了牡丹江的名片。


(相关资料图)

那么,雪城入冬后第一场雪究竟下到什么程度才叫下雪?正常情况下,初雪或后几场雪都存不住,用不了几天气温就会回升,冰雪就会融化,这是每一个东北人早就司空见惯的自然规律和基本常识。所以,能够记得住的初雪,例如去年十一月十二日的大雪,肯定是不到春暖花开就不融化的历史记录。

八十年代初,牡丹江曾经下过一场雨夹雪,当时,我们不但领略了暴雪袭城的威力,还听到了只有雨季才能听到的炸雷声。由于气温骤降,交通处于半瘫痪状态,自行车骑不了,大家只能徒步上班,行人跌倒虽然摔不坏,却姿态万千,引得大家互相自嘲,甚至有人专门等在路口看热闹,搞的跌倒者既尴尬又无奈。今年的初雪不但导致高速封闭,还直接让牡丹江进入冬季,这几乎是我几十年来仅有的一次关于初雪下的如此之大的记忆。

印象中,雪城牡丹江下过的大雪、大暴雪是1969年、2007年、2013年、2019年。特别是1969年,当时我家住在通往侦察英雄杨子荣智取威虎山必经之路的牡丹江黄花西山脚下。那天早晨,下了一夜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山峦,门被大雪完全封死,在屋内大人孩子无论怎么用力也推不开。放眼望去,窗外的雪足有一米多厚,没办法,父亲只好打开窗子,然后用铁锹在雪中开出一条通向家门口的小路,之后,就匆匆忙忙徒步上班去了。

父亲走后,我和邻居们的孩子一样,穿着长靴,扛着铁锹,肩负起清雪任务,打通各家各户与通向山下的小路。

那时每次大雪后,我们都会聚在一起挖雪洞、滚雪球、滑爬犁、打雪仗、堆雪人、挤香油、抽冰尜、扣麻雀、下套子、打冰眼捞鱼,一个个忙得忘乎所以。天寒地冻,在外面玩够了,我们就围在火炉旁烤土豆片、嘣爆米花或趴在窗玻璃上玩窗花、破闷儿(即猜谜语)、翻绳、攒嘎拉哈、打扑克。到了夜晚,每个人都要戴上口罩、狗皮帽子、穿着棉衣棉裤再盖上厚重的棉被才能安然入睡。而吃冰棍、冻梨、冰糖葫芦,则是我们儿时永远的梦。

四十年前,雪城牡丹江的冷是出了名的。尽管雪城人天生不怕冷,但是每到冬季,零下三十多度喘口气都能被冻咳嗽、小孩冻哭、把耳朵冻脱皮、手脚冻裂、脑门儿冻得生疼、冻得闭不上嘴仍是家常便饭。等坐热炕上缓过来,被冻坏的地方又猫咬似的百爪挠心、奇痒无比。

如今六十岁以上的人基本都看过老电影《北大荒人》。其中,顶风冒雪战胜大烟炮的垦荒故事就取材于牡丹江军马场。由此可见,雪城绝不是浪得虚名。这里的冰雪不但创造了奇迹,给农业带来丰收,还给艺术家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从冰雪画、冰雪摄影到冰雪旅游歌曲,无一不浸透着冰雪文化的扩展、传承与普及,就连过去将三九严寒视为洪水猛兽的南方人,近年也组团来到雪城一睹雪趣雪有情的冰雪风情。

雪城雪趣雪有情。现在的雪城牡丹江,如果冬天不下雪,下的雪小,大家一定会用“没有冬天的样子”来形容。如果雾凇不能铺天盖地、玉树琼枝、千树万树雪花开,雪城就谈不上银装素裹,谈不上北国风光,更谈不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有一点:雪城一定有冰雪一样的清纯、雾凇一样的美丽心灵、冬泳般的火热与激情,因为雪城懂得雪城雪趣雪有情……

关键词: 牡丹江的 家常便饭 源源不断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