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截肢保命,元凶竟是一根鱼刺……
2023-08-25 19:51:41 来源:闽南日报 编辑:

近日,漳浦县霞美镇84岁刘老伯不慎被野生鲈鱼刺伤手掌引发了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两度住进ICU,一度生命垂危,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刘老伯最终截掉左上肢,保住性命。


(资料图片)

目前,刘老伯病情平稳,伤口已拆线,愈合良好于8月18日顺利出院。

7月5日上午10点左右,刘老伯在处理野生鲈鱼时,不慎被鱼刺刺伤左手掌。一开始他并不在意,没有对伤口进行处理。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刘老伯因左手掌剧烈疼痛从睡梦中惊醒,

发现整个手掌红肿热胀,疼痛感逐渐向左前臂蔓延,同时伴随畏冷发热,呼吸困难。家属发现后紧急呼叫120,连夜将刘老伯送至漳浦县医院就诊。

入院后,医生初步经验性判断刘老伯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医院创伤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刘老伯快速完善术前准备,紧急进行切开减压手术。但术后刘老伯因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立即转入ICU进一步抢救。

由于刘老伯感染严重,加上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漳浦县医院医护人员联合多学科为刘老伯进行治疗。经抗感染、扩创治疗等对症处理后,刘老伯的感染仍无法有效控制。为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而危及生命,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医生为刘老伯进行截肢手术,彻底清除手部感染源。经过骨科、ICU、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40多天的精心救治,刘老伯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

一根小小“鱼刺”

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海洋创伤弧菌到底是什么?

它为何如此凶险?它可以预防吗?

漳州市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康德

为大家揭开“海洋创伤弧菌”之谜

康德

漳州市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主任医师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全国急救医学装备委员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药结合学会灾害专业委员会中毒急救学组委员、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ECMO)学组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急诊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尤其在灾害应急、心肺脑复苏、高级心肺支持ECMO技术、各类中毒、感染性休克、严重创伤、ARDS、MODS等方面的救治经验丰富。

01

什么是海洋创伤弧菌?

康德:海洋创伤弧菌,也称创伤弧菌、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嗜盐的革兰阴性菌。因为这种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而这些毒素会引起人体组织大面积死亡和溶解。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就如同这种细菌将它附近的所有人体组织都吃了一样,所以民间也叫它“吃人肉菌”。

02

这种“海洋中的无声杀手”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康德:海洋创伤弧菌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一带常见,每年3-11月份是该菌最佳生长繁殖季节。通过伤口传染是这种创伤弧菌的最主要传播途径,少数情况下也可经消化道感染,比如生吃腌制的螃蟹以及贝壳类海鲜如牡蛎等。

食源性创伤弧菌一般体现为“胃肠型”感染、恶心想吐、恶心呕吐、拉肚子(水样便)、腹疼等胃肠道症状,通常无发热,一般不需处理就可痊愈。

而创面感染则严重得多,常在12小时内便会出现肿胀、水疱、溃疡等情况,而且病情往往快速进展,若不及时做出有效处理,48小时以内就将出现进展性坏死性筋膜炎、脓毒血症,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03

海洋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康德: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主要感染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慢性肝病、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等。此外,长期酗酒的人也容易感染。

04

如何做好预防?

康德:不要生食海鲜,特别是肝病患者、免疫缺陷者及酗酒者切勿生食贝壳类海产,应将海鲜彻底洗净煮熟,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如蚝等,应煮至贝壳打开后5分钟。

避免皮肤伤口接触海水或生的海鲜。身体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时,避免下海游泳。

在处理生的贝壳类海产或其他海鲜时,要戴上厚胶手套以免被刺伤,一旦被海鲜刺伤,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杀菌,避免感染。

若被海洋生物刺伤后,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用碘伏或双氧水进行伤口消毒。若伤口出现进一步的疼痛及红肿,甚至出现急剧进展的组织肿胀、发黑、疼痛、高热、寒战、休克等情况,应尽早去正规医院就医并接受医生的治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