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博客 > 正文
父亲是大家长 家长会上爸爸崩溃大哭瞬间
2020-12-28 13:45:18 来源:亦君说书 编辑: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位爸爸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被老师指出,家长群消息经常不能及时回复,希望他能加以改进。

这位爸爸突然崩溃了,一个中年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他说:我不可能时时刻刻来盯着你们那啥东西,你们老师打电话给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开会不能接啊!

家长会上爸爸崩溃大哭瞬间:比996更令人揪心的,是老师的批评

说实话,同为家长,看了委实心酸。成年人的崩溃往往是一瞬间的事。加班996,老板给气受,这些都没什么,为了养家糊口,谁不是咬着牙硬挺过来的呢?

就像张爱玲说的,中年人是孤独的,因为他举目望去,四周都是依靠他的人,而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工作再怎么难也能咬牙撑下去的男人却在家长会上情绪失控,不是没有原因的。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就是支持他努力奋斗的动力,谁都不愿意因为努力挣钱,而顾不上孩子的学习。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拖孩子的后腿,据我所知,所有家有学童的父母,都把孩子的班级群置顶了,有时候还不止一个,老师的话往往比老板的话优先级都要高。

家长群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经常要接龙打卡,自己打完卡不算,还得被其他40个多家长的打卡信息骚扰一遍。即便如此,也完全不敢开启“消息免打扰”,生怕错漏一条消息,简直不胜其扰。

疫情期间每天孩子的班级群里都要早晚打卡报告体温。我们班级群只能加一个家长。有一次我发烧烧到39度,工作也歇菜了,娃也不管了,躺在床上半昏半睡,但也不敢睡沉,小眯一下就惊醒过来,看一眼手机,确定家长群里没有消息再昏昏睡去。

然而有时候忙起来也真是顾不上。前段时间学校布置学期问卷调研,有天老师在群里布置任务,要求家长尽快完成调研,完成后在家长群里接龙。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都会尽快完成,晚了仿佛显得自己很不积极,怕给老师留下父母也喜欢拖拖拉拉的印象。

老师下午6点布置任务,晚上9点差不多大家都提交了,只有2位家长没有接龙。我们老师还专门艾特了那两位家长,要求他们快点交。有一位家长很快交了问卷,可还有一位一直没有反应。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看到那位妈妈回复的时间是凌晨2:46。她很歉意地回答说:很抱歉,公司加班实在是没看到,还请老师谅解。

我想那位妈妈在打下这些字的时候一定也是崩溃的。加班到这么晚,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一看还耽误了孩子的事情。

家长群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就像这位爸爸说的,家长群消息实在太多了。我们班级平均每三天都要发一次打卡接龙。很多都是和孩子不完全相关的事。比如让家长做问卷,甚至街道的一些垃圾分类科普啊,普法小程序都要求家长做。

如果不是全职家长,真的是疲于应付。而且每次一发,所有的家长都嗖嗖嗖完成了,谁也不敢落后。没几个小时,老师就开始催还没交的家长了。

简直就像打第二份工。

老师也很辛苦,她要负责编辑任务,清点人数,统计上传。

学校和社区不应该给家长布置过多任务。还有些任务看似和孩子有关,比如让小朋友上传绘画、作文,实际上是非权威机构办的一些比赛。消耗家长和孩子的精力,结果只能收获一些小奖品。

对于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看到这些任务内心都是很烦躁的,但是又不能不做。

老师不要动不动叫家长

前几天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下课后打牌,被老师叫家长,家长当众打了孩子两巴掌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其实仔细想想,下课后打牌这事有没有必要叫家长?学生违反了学校纪律,老师应该先批评教育,如果孩子接受教育态度很差,或者屡教不改,才有必要叫家长。

家长接到老师电话,内心都是很忐忑的,害怕孩子闯祸,害怕孩子生病,害怕孩子成绩下降。这些恐惧和焦虑汇聚到一起,加上去学校还要向公司请假,难保不紧张、生气。这种负面情绪最后还是汇聚到孩子那里。

而且有时候,老师叫家长来就是期待家长能好好教训孩子一通,家长也很清楚老师的想法。当着老师面严厉地批评孩子,甚至打孩子有时候就是证明给老师看:你看,我教育了。我狠狠收拾了孩子,希望老师能满意。

孩子有一次提及,班里一个男生的妈妈,每天都接到老师投诉。男生心也比较大,有一天就当着全班面跟老师说:老师你能不能别老告我的状,你一告状我妈就打我,而且打的是我的头,好痛啊。

全班哄笑,老师依然回应:你表现不好我就还要告状。

孩子毕竟是孩子,会犯错,会调皮。老师见识过的顽皮孩子一定比家长多。老师如果事无巨细都跟家长告状,家长再把负面情绪倾倒给孩子,孩子实际上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两方面的夹击。

尤其是现在很多学校规矩比较严,要求比较多,诸如:下课后不许奔跑喧哗,吃饭时不许交头接耳。对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难了。

作为家长,虽然一定会无条件支持老师和学校的决定,但老师是否也能多包容一下孩子呢?

关键词: 父亲 大家长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