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为跟帖评论服务戴上法治“紧箍”,才能形成强大震慑力-全球百事通
2022-11-18 16:04: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规定》旨在加强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的规范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健康发展。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为网民提供了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互动交流、舆论监督的广阔舞台。互联网站、微博、朋友圈、新闻论坛、公众账号、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或社交属性的网络平台,都推出了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功能,为网民提供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评论方式。

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网络平台的评论区乱象丛生,一些网民变身“键盘侠”“网络喷子”,发表非理性、非善意甚至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极端性言论。比如,知名科学家去世,有“网络喷子”跟帖造谣、无端谩骂;运动员比赛失利,跟风指责、讽刺攻击;疫情期间有感染者因流调信息泄露,遭到人身攻击;甚至在家暴、重大刑事案件的新闻之后,有“键盘侠”照样轻松调侃、颠倒是非;还有一窝蜂的“水军”刷好评、毫无底线的隔屏对骂等。

跟帖评论的流言恶语从来都是伤人害命的,轻则给受害者留下难以驱散的心理阴影,重则可能酿成悲剧。今年1月,“寻亲男孩”刘学州结束生命,网络暴力难辞其咎。今年4月,一位上海姑娘为感谢给父亲送菜的外卖小哥,给外卖小哥充了200元话费,有“键盘侠”称酬金太少并对其进行网暴,对姑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伤害。除了对受害者造成巨大伤害,乌烟瘴气的跟帖评论也严重污染了网络空间,破坏了网络生态。

早在2017年10月,国家网信办就发布实施《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推动跟帖评论监管规范化,有关部门也一直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于规范跟帖评论环节信息秩序,维护良好网络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治理监管带来了新挑战。值得关注的是,跟帖评论乱象与相关平台责任缺失有很大关系。

此次发布的新《规定》,主要聚焦于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也就是各大网站、社交平台等。比如,赋予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更多权利,加强其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的审核及对不良信息内容、违规账号的处理。最引人注意的是,提出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用户必须在用真实信息进行认证后才能在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平台发表评论。此举可谓抓住了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随心所欲发表跟帖评论者的要害。

规范跟帖评论服务管理,关乎每个网民合法权益,只有给相关责任主体戴上法治的“紧箍”,才能形成强大震慑力。期待各方严格落实新《规定》要求,压紧压实相关平台主体责任,畅通举报渠道,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通过执法约谈、责令整改、下架、停更、罚款、通报等手段,打通网络生态治理“最后一公里”,还用户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合法权益 服务提供者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